惊了! 章丘这儿浇田靠手机“摇” “躺”着就能浇庄稼 一起来看看 【原文如下】 富硒土壤,富锶水源,作为“济南吨粮乡”的宁家埠街道,眼下万亩良田正迎来玉米灌浆的关键时期。从高空俯瞰,一片片整齐的玉米地宛如铺展在大地上的绿色织锦。碧空如洗,田畴纵横,勾勒出一幅丰收在望的美丽乡村画卷。
走进田地,种粮大户徐兆忠像往常一样,一早就来到地头查看作物长势。“今年我种了一百多亩玉米,距离收获还有一个多月,预计亩产可以达到900公斤以上,比往年增产20%!”他信心满满地说。
听到徐兆忠这番话,街道工作人员忍不住上前打听:“这增产有什么诀窍?是地力好,还是技术到位?”大家跟着他的指引,仔细端详起这片玉米地。只见植株叶片浓绿、厚度饱满,抽出的穗子长而粗壮,整体长势十分喜人。“叶子黑绿黑绿的,看上去甚至有点‘油亮’,说明一点都不缺肥水。”徐兆忠笑着说,“这一切,多亏了水肥一体化。”
他进一步介绍,如今浇水施肥不用再跑田间地头,在家“躺”着操作手机,就能远程完成。这套水肥一体化系统,主要包括全自动施肥机、过滤器、肥料混合箱、光伏发电阀控组以及铺设田间的支管和毛管。设备安装在机井上方,肥料按比例在水中溶解混合,经过滤后,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按设定方案精准输送至每一株作物。系统还支持手机APP远程操控,将整片土地划分为10个灌溉单元,实现独立管理、按需供给。
肥料混合箱
与传统灌溉相比,水肥一体化技术显示出显著优势。以往浇一亩地需用水约40立方米,电费约4元;如今仅需水10立方米左右,电费约1.12元,用电成本降低72%,节水率达75%,水溶肥用量也节省30%。不仅生产成本大幅下降,产量和效率也同步提升。
据了解,今年以来,宁家埠街道积极邀请区农业农村局科技人员对街道种粮大户进行水肥一体化技术培训,组织人员外出实地学习参观,极大增强了种粮大户实施水肥一体化灌溉设施的意愿。今年全办实施水肥一体化面积达0.5万亩,明年预计实施1.5万亩。
从“会种田”到“慧种田”,宁家埠街道的田野正悄然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农民尝到科技农业的“甜头”,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振兴图景,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小编有话说】 章丘这操作绝了! 手机“摇一摇”搞定浇田 “躺”着干活超给力~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此内容整理自“宁家埠街道”。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