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街道硬核出击
根治渣土运输乱象有实招!
一起来看下吧
【原文如下】
为根治渣土运输乱象,推动治理常态长效,切实维护街道环境卫生,保护和改善辖区生态环境。近日,黄河街道全面启动渣土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在深入推进渣土运输治理专项行动中,黄河街道聚焦痛点、精准发力,以扎实有效的措施治理渣土乱排现象,守护耕地红线,维护生态环境,保障环境卫生。
打破常规巡查模式,首创 “固定检查站 + 流动巡查岗” 立体监管体系。在腾达路、小康桥、官庄、隗官路口等渣土运输 “咽喉要道”,科学设立固定渣土违法运输检查站,组建由机关人员与执法骨干组成的值守队伍,严格执行 24 小时 “两班倒” 值守制度,对过往渣土车辆实行 “一车一检”,逐项核查准运证件、车辆密闭装置、装载规范度及倾倒许可文件。同时,流动巡查岗采取 “不定时、不定点” 方式,对辖区施工工地周边、背街小巷等易出现偷倒渣土区域开展循环巡查,与固定检查站形成监管闭环,彻底填补夜间及偏僻区域监管空白,精准掐断违法运输车辆的惯常路径,形成强大震慑。
让违法运输行为无处遁形。积极引入“智慧渣管”手段,在主要路段、检查站及重点施工工地出入口拟安装高清智能监控设备,统一接入街道综合管理平台,实现 24 小时实时动态监控。依托集成车牌识别、载重分析、轨迹追踪等功能,实现对可疑渣土车辆的自动识别、实时预警、轨迹倒查。“人防 + 技防” 深度融合,不仅提升了执法效率和证据固定能力,更实现了对渣土运输全流程的动态监管,让违法运输行为无处遁形。
建立 “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的渣土治理联合执法机制,整合城管、交警、交通、环保等执法力量,常态化开展 “晨曦行动”“夜鹰突袭” 等联合执法行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案件互移,对违法渣土运输形成了“组合拳”打击态势,形成 “发现 — 查处 — 反馈” 闭环。同时,将施工单位、运输企业纳入联合监管范围,签订渣土规范运输责任书,对违规单位实施多部门联合惩戒,形成 “组合拳” 打击态势,有效解决了单一部门执法权限不足、力量分散的难题。
黄河街道以“钉钉子”精神狠抓渣土治理,通过科学布点构建立体监管网络,以源头管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用智慧监管实现精准执法,靠联动执法凝聚治理合力,更通过设立举报热线、开展 “渣土治理进村庄、进社区” 宣传活动等方式引导全民参与,形成了“黄河做法”,为破解城乡渣土管理顽疾提供了有益实践。
【小编有话说】
黄河街道通过这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街道的环境卫生得以改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更好的保护,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点赞吧~对此你怎么看?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此内容整理自“黄河街道”。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