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章丘网

查看: 665|回复: 2

名人认字教育~杨振宁4岁认识3000字

[复制链接]

29

主题

65

帖子

42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22
发表于 2022-10-1 20:28: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名人早期识字教育  杨振宁4岁识字3000!

四書五經補天認字2020-07-05 12:49

点击“蓝字”关注 早认智慧字 多读圣贤书  


  厦门那一年的生活我记得是很幸福的。也是我自父亲那里学到很多东西的一年。那一年以前,在合肥母亲曾教我认识了大约三千个汉字,我又曾在私塾里学过背《龙文鞭影》,可是没有机会接触新式教育。在厦门,父亲用大球、小球讲解太阳、地球与月球的运行情形;教了我英文字母“abcde……”;当然也教我一些算术和鸡兔同笼一类的问题。不过他并没有忽略中国文化知识,也教我读了不少首唐诗,恐怕有三四十首;教我中国历史朝代的顺序;“唐虞夏商周……”;干支顺序:“甲乙丙丁……”;“子鼠丑牛寅虎……”;八卦:“乾三联,坤六段,震仰孟,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等等。



《人生第一课》选自杨振宁著、张莫宙编《杨振宁文集:传记、演讲、随笔》(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04。





  不管形势怎样恶劣,母亲总是坚持教杨振宁认字。在他4岁时,母亲剪了一个个方块纸,把字写上在面,不断地抽出来让小杨振宁认,一年之间教小杨振宁认识了3000个汉字。这是杨振宁一生受益的3000字。半个世纪后,杨振宁回忆说,这是他的一个非常扎实的知识起步基础,“现在,我认识的字加起来,估计不超过那个数字的两倍。”当杨振宁5岁时,母亲又专门请了一位老先生上门教杨振宁读古书。老先生教的是《龙文鞭影》,“龙文”是良马,“鞭影”即奋蹄疾驰,不需驱策。这是一本中国古文的传统启蒙读物,文体为四言韵文,读来朗朗上口,其中有许多自然知识和历史典故。杨振宁因为有3000字的底,很快就把这本《龙文鞭影》背得滚瓜烂熟了,不仅学到了中国古文,又得到了自然知识的熏陶。

           

杨振宁的启蒙教育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一是父母的恩爱,母亲对孩子的关爱是最大的正面性因素,是孩子成长的健康动力。

   二是让孩子在学前掌握一定数量的中国文字和一定的古文基础是相当重要的,这不仅是认字,还是中国文化、美学的积极传播,会影响孩子一生的修养。



   杨振宁4岁认识的3000个汉字里,蕴含了巨大的文化能量,这种能量释放使他终身受益。这就是杨振宁成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值得年轻父母认真学习的。


杨振宁4岁认识的3000个汉字 — 成才的重要原因之一






( 本文部分内容摘自《人生第一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原文作者深表敬意。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敬请及时告之,我们会立即删除或做其他妥善处理。)


20221001202808front2_0_147447_FmmRo3wFa2gN9Vq79CsNohnugPH0.png
20221001202808front2_0_147447_FqzzHXlv7oLEfldp-pM_zXddInRJ.jpg
20221001202808front2_0_147447_Fgy1A_PFj-4vzMy1Nd-lIR5UTweZ.jpg
20221001202808front2_0_147447_FuvUpYGqJg3223mXyyd3-NUgH7WR.jpg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主题

9883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5736
发表于 2022-10-2 04:52: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老流氓一个,还是外国国籍!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4

主题

403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676
发表于 2022-10-7 09:26: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那又怎么样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联系邮箱:35457311@qq.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章丘网 ( 鲁ICP备14015877号-1 )

GMT+8, 2025-7-22 19:36 , Processed in 0.033785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