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因为穷吃不起草莓,现在自己种,有数百斤草莓,但还是舍不得吃。” ——王右村
草莓可以说是冬季的高人气水果,皮薄汁多、鲜嫩欲滴...但谁能想到,如此娇嫩的草莓,是一双双沾满泥土、布满老茧的手培育出来的呢?劳动人民为之所流的汗水、付出的心血,其中的不易又有谁能想到...
临近12月底,我们来到了宁家埠大桑树村,这里有个草莓种植园。文中开头的那句话,正是大桑树村草莓种植户王大哥所说,话虽简短,却满含王大哥的深情。我们将所闻所见用文字、照片记录下来,带章友们看看农民背后的故事...
王大哥是大桑村的党员,3年前村内得到政府的扶持,开展了草莓种植的项目。王大哥作为党员,当下就决定支持政策,一下就承包了8个大棚!将党员的带头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放眼望去,大棚中的草莓长势旺盛。据了解,王大哥种植的都是品种为“甜宝”的草莓,一个个红果果挂在枝头很是惹人喜欢。“我们种的草莓跟别处不一样,主打的是富硒。刚开始不懂,就知道种出来的草莓、西红柿格外好吃。后来才知道是含有微量元素的,吃了对身体有好处。” 科普小知识
富硒,就是富含微量元素硒的食品。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能提高人体免疫,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及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合成。
硒对结肠癌、皮肤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具有明显的抑制和防护的作用,其在机体内的中间代谢产物甲基硒醇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
问及种植草莓的原因,除了发挥带头作用,王大哥还说了一个,那就是源于喜欢。他喜欢跟草莓“打交道”,喜欢在田中的感觉,喜欢看它们慢慢长大。没有什么比喜欢更重要,就这样,王大哥开始了他的草莓种植之路...
之前也没有接触过这一行,怎样才能种好?这让王大哥犯了难,从刚开始的育苗,到适合草莓种植的温度、授粉...很多地方都是不了解的。为了种出好草莓,王大哥专门前往唐王学习专业的知识。
虽说学成归来,但种植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王大哥另一个大棚中,苗就死了将近三分之一!“育苗真是太难了,前两年一直自己育苗,结果赔了好几万块钱,这东西太需要技术了!”为了能种出好草莓,王大哥现在开始买苗,今年光买苗就花费了9万块钱!买回来也需要仔细的培养,丝毫不能含糊。
种草莓真的很难,需要付出很多的人力、物力、精力,即便如此也不一定会丰收。在这期间,王大哥也曾迷茫过,但看着前来采摘的人脸上的幸福感。特别是孩子们,见到草莓更是格外欢喜。欢声笑语充满大棚,王大哥突然觉得自己的努力有了意义,这才继续坚持了下来。
王大哥看田间的的草莓,眼睛里满是疼爱。“对于我来说,草莓就是我的孩子。以前是因为穷不吃草莓,现在是因为珍惜而不吃草莓,种出来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说到这儿,王大哥也是格外感慨:“农民就是靠天吃饭、靠地养活,如果这两样有一样不行的话,就挣不到钱。”最近天气冷,草莓的产量又受到了影响。本来2天能采摘100斤,但是现在3天也摘不上了,收益自然就会减少。”王大哥说到这里,神情有些落寞。
钱投进去了,人力也搭上了,如果收成不好,那该是多遗憾的一件事。在现时代生活快节奏的情况下,很多人不再接触种地,其中的艰辛也没办法直接体会到。
谈到未来,王大哥又充满了希望。“3年前我们村还是贫困村,现在成了示范村,这都是要感谢政策的支持。我也会将种草莓继续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咱宁家埠的富硒草莓。”
上面讲述的只是王大哥一人的故事,作为农民,他真挚、认真、淳朴...全国还有千千万万个农民,他们都凭着自己的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
都说“民以食为天”,正是他们用双手为我们撑起了这片“天”。现在购买物资很方便,但我们不能忘了一颗草莓背后的故事、一颗白菜背后的付出...感谢劳动人民,你们的不易,我们定会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