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章丘网

查看: 273|回复: 1

章丘这个百十户人家的小山村却传承着47家堂号,你知道是哪个村吗?

[复制链接]

2784

主题

542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951
发表于 2019-4-7 17: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提起堂号,很多年轻人根本没听说过,大多数上点年纪的人也都感到很陌生了吧。堂号是家族门户的代称,是我国传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封建社会中,家族堂号对于敦宗睦族,弘扬孝道,启迪后人,催人向上,维护家庭、宗族和整个社会的稳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1.jpg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封建社会的终结,祠堂和家族堂号不是成了历史,就是成了文物。然而在章丘的这个小山村,从明代立村以来的家族堂号却一直传承至今,全村180余户人家传承着47个堂号。这个小村就是曹范街道井泉村。

2.jpg

井泉村位于济南市章丘区曹范街道东南部,距离街道办事处驻地北曹范约4公里,距离明水城区约22公里。

3.jpg

井泉村地处群岭环抱之中,山岭不高,却起伏延绵,沟壑纵横,钟灵毓秀。域内有十岭八峪、四沟六坡、四崖三顶、一山一河之说。错落的村居就聚集在由北岭子、西岭子、南岭、东岭围城的椅子圈之中。

4.jpg

东岭由大小八座山头组成,南北长2公里。岭上树木葱茏,植被丰厚,茂密的草坡好似铺着一层厚厚的地毯。村里人有“瓦罐自山顶滚下来都不破”的传说。

5.jpg

6.jpg

丰茂的植被涵养的水源是井泉村地表水和老井、大井、小井三口井水的主要水源,是村民生存生活的命脉和繁衍生息、兴旺发达的依靠,因而有“东山发脉”之说。

7.jpg

北岭子位于村子正北,其形状就像一只巨大的乌龟,龟头伸向村北的大北沟,龟背的阳面驮载着排排民居。我国古代把乌龟视为可以带来祥瑞的瑞兽,因而村民们把北岭子看成“金龟献瑞”。

8.jpg
9.jpg

大北沟路边的这株老柏树,生长在青石板的缝隙之中,虽不高大雄伟,树龄却有250年之久。

10.jpg

在西岭与北岭子、北岭子与东岭两沟交汇之处,被称为泉子沟,是井泉村的发祥之地。

11.jpg

早年间的泉子沟内,天然泉水终年不竭,汛期更是泉水充溢。

12.jpg

早在元末明初就有赵、陈、田、崔、苏、王等姓氏相继在此居住谋生,到明朝嘉靖、万历年间,包、张、姜、刘、吴氏相继由章丘城及附近村庄迁徙于此,在此掘井取水,繁衍生息,形成村落,迄今已有460余 13.jpg

据《章丘市地名志》记载:“明代,张、包、姜三姓迁来立村。因村中有一小泉,经修砌成井,故命村名井泉庄。”
14.jpg

15.jpg

井泉村有老井、大井、小井三眼古井,都分布在泉子沟顺流而下的西南方向,是先民们赖以生存的主要水源,滋养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井泉村人在此繁衍生息。

16.jpg

17.jpg

18.jpg

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村里在河南崖打深井一眼,才彻底解决了井泉村人几百年来靠天吃水的难题,三眼古井也不再供人们吃水,而是成为了井泉村人几百年来与自然搏击,顽强艰辛,繁衍生存的见证!

19.jpg
20.jpg

村里有三个湾塘,为解放后初级社时期到人民公社时期修建。跃进方塘和胜利方塘为人工开挖的石砌方塘。其中较小的跃进方塘是由小井扩建而成。

21.jpg

22.jpg

较大的胜利方塘旁边,有两棵又粗又高的大树,一棵是国槐,一棵是柳树,树龄都已一百多年,仍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23.jpg

24.jpg

方塘下方的大湾则为天然河沟加筑拦河坝而成。大湾两侧有两道黑灰色的岩层,从村庄的两侧环绕过来在此汇聚,就像两条长龙拱卫着明珠似的一池碧水,村民们称为“二龙戏珠”。

25.jpg

两条石龙不但环绕护佑着整个村庄,还保佑着大湾内常年有水,防旱排涝,旱涝保收,风调雨顺。先民们认为龙王爷在此,在大湾西北岸建有龙王庙一座,原为青石构造,松柏环绕,气派非凡,因年久损毁,此庙宇为近年来重建。

26.jpg

27.jpg

28.jpg

在大湾的东南岸,有一座古庙叫做七圣堂。

29.jpg

大殿内正中间供奉着观音,两侧分别有山神、水神、财神、土地、牛王、马王的神像。这些神像在早年间被毁,2006年村民自发对庙宇进行了大修,使七圣堂重现了往日的风彩。


庙内有清乾隆十八年(1753)、乾隆五十四年(1789)、同治十二年(1873)重修七圣堂的碑记,保存完好。













七圣堂南侧的山坡上,有两株本地少见的杜梨树,树龄都在百年以上,每年清明时节,满树开满白花,花香溢满全村,那清幽的杜梨花香是井泉人走到哪里都忘不了的家乡气息。






在村内的南北大街上,还有一座小巧的关帝庙,青石结构,琉璃瓦覆顶,镶嵌在一户人家的屋墙上,古朴庄重,气派威严。这三处庙宇均建于明末清初,具体年代不详,表达了井泉人敬畏自然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井泉村人,善良淳朴、吃苦耐劳,邻里和睦,急公好义。历史上有善人张方藻贡献出自家的土地,在极度缺水的北坡修建旱池一眼,方便了乡亲用水,村民们为他刻石立碑,颂扬他的精神。为扩建小井,村民包文东、姜汝地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村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名字。

张芳藻捐地头建造的旱池。

清宣统元年立的石碑。

在这个旱池东面,已发展成了井泉村的一个小自然村——向阳村。


上世纪七十年代,与卢张、孟张村合作,由横河村引水到井泉村,修建了长达6公里的红星渠,翻山越岭,雄伟壮观,为缓解当时的人畜用水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井泉村人重文重教。解放前在老官屋和宗族祠堂举办私塾。1954年村办的第一所小学在老官屋诞生,为村里培养出了一大批能写会算、有思想有本事的人才。如今老官屋早已拆除,老官屋内那朗朗的读书声却还萦绕在井泉村人的耳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井泉村有民间艺人说书讲故事的传统。比较有名的有盲人姜相鹏的鼓书,张广军的彭公案、刘公案,包玉钟的楚汉相争,包文安的响马传等,夏天树荫下,冬季火炉旁都是他们说书的现场,绘声绘色,引人入胜,使人记忆犹新。


井泉村人尤其重视家族的传承。村内各宗族都有族谱,家家有家谱。姜氏、张氏、包氏三家的族谱都保存完好,详细记载了其先祖在洪武年间自枣强迁居章丘城附近,又于嘉靖、万历年间迁居井泉村的历史。








宗族祠堂和家庭堂号是井泉村的一大特色。包、姜、张三姓均建有宗祠。报本堂是包氏宗祠。

报本堂的建筑格局雕梁画栋,气派雄伟。

姜家官屋内墙镶嵌有建筑碑记,外墙有“泰山石敢当”石刻。


除宗族祠堂外,井泉村几乎户户都设有家庭堂号,这些堂号倡导仁、义、礼、智、信、忠、孝等儒家文化思想,是家规、家训、家庭信仰的凝聚和简洁表现形式,也是家庭的象征和品牌。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特有的堂号文化,村委会对全村的家庭堂号进行搜集整理,按照姓氏分列成册,成为教育今人、启迪后世的珍贵资料。

井泉村人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除了整理汇集家庭堂号以外,还建立了村里的文史馆,编修了《井泉村志》,起到了记录乡村历史、传承乡村文化的重要作用。






如今的井泉村,在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变得越来越美丽,荣获山东省森林村居和省级文明村庄称号。




街道整洁干净、繁花盛开。





美丽的喷泉广场成为村民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新建的拦河坝高9米,长45米,既能拦河蓄水又能便利通行。



井泉人世代生活居住的石阶石巷、石屋石墙,别具山村韵味。














七圣花园汇集了井泉村的古泉、古井、古树、古庙,加上现代化的喷泉,成为一处优美的山村园林景观,吸引着游客们前来游玩。












         

勤劳智慧的井泉村人,在先祖选定的风水宝地上,用双手建设了美丽的家园,用汗水换来了甜蜜的生活。祝愿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他们的家园越来越美丽。

来源:爱看章丘 王振峰


30.jpg
31.jpg
32.jpg
33.jpg
34.jpg
35.jpg
36.jpg
37.jpg
38.jpg
39.jpg
40.jpg
41.jpg
42.jpg
43.jpg
44.jpg
45.jpg
46.jpg
47.jpg
48.jpg
49.jpg
50.jpg
51.jpg
52.jpg
53.jpg
54.jpg
55.jpg
56.jpg
57.jpg
58.jpg
59.jpg
60.jpg
61.jpg
62.jpg
63.jpg
64.jpg
65.jpg
66.jpg
67.jpg
68.jpg
69.jpg
70.jpg
71.jpg
72.jpg
73.jpg
74.jpg
75.jpg
76.jpg
77.jpg
78.jpg
79.jpg
80.jpg
81.jpg
82.jpg
83.jpg
84.jpg
85.jpg
86.jpg
87.jpg
88.jpg
89.jpg
90.jpg
91.jpg
92.jpg
93.jpg
94.jpg
95.jpg
96.jpg
97.jpg
98.jpg
99.jpg
100.jpg
101.jpg
102.jpg
103.jpg
104.jpg
105.jpg
106.jpg
107.jpg
108.jpg
109.jpg
110.jpg
111.jpg
112.jpg
113.jpg
114.jpg
115.jpg
116.jpg
117.jpg
118.jpg
119.jpg
120.jpg
121.jpg
122.jpg
123.jpg
124.jpg
125.jpg
126.jpg
12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840

帖子

320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03
发表于 2019-4-7 18:04: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章丘还有这样的好地方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联系邮箱:35457311@qq.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章丘网 ( 鲁ICP备14015877号-1 )

GMT+8, 2025-9-19 01:52 , Processed in 0.053903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