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园街道办“小事”有一套
居民心里乐开花
具体一起来看下吧
【原文如下】
看似琐碎的“关键小事”,是构成群众日常生活的基础单元,也是基层治理水平的试金石。枣园街道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小”处着眼、从“实”处发力,将化解百姓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作为基层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实事办到百姓心坎上,以微服务撬动大民生,用细治理凝聚大共识,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居民。
“这弹窗一个接一个,关都关不掉!”田大爷的智能手机屏幕被密密麻麻的弹窗占据,犹如一扇贴满小广告的窗。绣源南城社区网格员小张接过手机,指尖轻点:“大爷您看,长按就能删除,就跟择菜要掐掉黄叶一个道理。”
这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是老人融入数字时代的关键一步。小张耐心调整字体大小,“字调大了,就像贴春联,老远就能看清”;教发语音时,他握着老人微微发颤的手按下按键:“得这样按住说”。当儿子声音从听筒传出,田大爷的皱纹都舒展开来——这一刻,小事成了连接亲情的桥梁。
小张感慨道:“我们更像是连接线,一头拴着日新月异的世界,一头系着怕掉队的老人。”枣园街道将“智慧助老”作为关键小事重点推进,87名网格员常态化上门教学,点对点帮扶老人,让科技温度消融数字鸿沟,让“小事不小看、小事用心办”,真正实现“老有所e”、心有所依。
绣源西城社区11号楼前的石板路曾是居民的心病——破损严重、雨天泥泞,老人怕摔跤,妈妈推婴儿车得绕行。这件出行“小事”,成了影响生活质量的大事。
居民牟焕杰自发带着钩机、水泥前来修复,邻里纷纷加入。大家齐心协力,铺平了凹凸路面,石块水泥间凝结的是“自己的社区自己建”的共识。新铺的道路不仅畅通了出行,更架起了连通民心的桥梁。“现在带孩子散步踏实多了!”这条路由居民共商共建共护,正是枣园街道深化“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治理理念的鲜活实践。居民们的笑脸更加印证,办好关键小事,就是要解决这些天天碰面的实际问题。
枣园街道以此为契机,建立健全“居民小事快办”机制,将修路灯、通管道、清垃圾等小事纳入快速响应清单,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让每件关键小事的解决都成为凝聚民心的粘合剂,真正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
“骑电动车戴头盔不是小事,是守护生命的大事!”站前街社区赶集日上,工作人员正耐心劝导。针对居民“路程短不用戴”的侥幸心理,社区用真实案例讲解,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从充电桩线路整改到儿童嬉戏安全提醒,从防溺水宣传到楼道杂物清理——这些看似细碎的安全小事,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社区创新推出“安全积分卡”,鼓励居民发现上报安全隐患,让守护安全成为人人参与的身边小事。
枣园街道将安全小事作为民生大事来抓,通过“网格+安全”模式,将安全防线延伸到每个楼栋、每户家庭,用无数个小细节守护大平安。如今,随意摆放的电动车整齐了,楼道堆积的杂物清理了,孩子们嬉戏的场所更安全了——这些看似微小的变化,正汇聚成百姓日常的大幸福。
小事连着民心,小事关系大局。枣园街道将继续聚焦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以“小事不小视”的态度、“小事立即办”的速度、“小事办得好”的力度,让千家万户的“小确幸”汇聚成民生幸福的“大图景”,在践行“民呼我为”中谱写基层治理新篇章。
【小编有话说】
枣园街道把小事当事儿办,咱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美啦!让我们一起他们点个赞吧~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此内容整理自“枣园街道”。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