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熹,今天我没有穿上护士服,却换上了素净的病号服。在同事们略带好奇和鼓励的目光里,深吸一口气,走向治疗间——今天,我不再执行医嘱,而是以患者身份,亲历一次皮肤科治疗。 敷料之重:撕开的不只是胶布 消毒药水触到皮肤的那一刻,我本能地缩了缩身子,随即想到自己曾多少次对患者脱口而出:“别动,忍一下就好。”此刻,消毒棉球带来的微微刺痛如此清晰,那“忍一下”三个字竟是如此轻飘。 当护士同事轻轻揭起胶布时,那种被拉扯的痛,让我猛地理解了患者为何会下意识闪躲、甚至因疼痛而皱眉抗拒。原来每一次撕除,都如一次微小却真切的剥离。我曾因患者“不配合”而流露的一丝不耐,此刻心中唯有愧疚翻涌。 光疗之灼:等待中的分秒刻度 红色的光缓缓洒下,起初只是温热,像阳光照在身上。可时间分秒流逝,那暖意逐渐变得灼热,皮肤仿佛被无形的力量紧紧绷住。我终于理解,为什么患者会在光疗后期频繁按呼叫铃。原来,等待的每一秒都是煎熬。 药膏之触:当温柔成为必需 护士的手带着药膏轻轻落在患处,我屏住呼吸,等待着预料中的不适。然而那只手异常柔和、轻缓,涂抹药膏如同羽毛拂过,带着温热的体温。原来当操作者真正带着体恤之心,药膏的粘腻与药效的刺激竟能被这般温柔化解。那一刻我明白,技术之外,护理的温度本身即是良药。 当白衣重新加身 脱下病号服,重新穿上熟悉的护士服,那布料竟有了别样的分量。科室的总结会上,我轻声说:“当我自己躺在那里,才明白患者为什么会躲、会皱眉、会忍不住喊疼。我们的一句‘别动,就一下’,对他们来说,可能是漫长的煎熬。”我顿了顿,继续说道,“但我也明白了,只要我们多一点耐心、多一点温柔,很多疼痛是可以被缓解的。” 人文护理是将冰冷的医疗技术赋予温度的关键。它体现在每一次耐心的倾听、每一句温暖的话语、每一个保护隐私的动作、每一份对患者个体需求的尊重之中。优秀的护理,是精湛技术与深沉人文关怀的完美融合。正如南丁格尔精神所倡导的,护理不仅是科学,更是艺术,是爱的艺术。在疾病面前,技术可以治愈身体,而人文关怀则能抚慰心灵,给予患者对抗病痛的力量和尊严。 (皮肤科王迎新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