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卫健委《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文件相关要求,聚焦临床护理持续改进,提升护理团队管理水平,同时献礼第114个国际护士节。我院护理部于4月29号下午在急诊楼五楼会议室举办2025年护理质量改善大赛,业务院长谢永和、工会主席杜长清、副主席张爱红、董华、透析室主任韩波、院感科主任贾其芳担任评委,各科护士长、护理骨干约50余人参加本次大赛,大赛由工会主席、护理部主任杜长清主持。 会议伊始,护理部主任杜长清介绍本次活动的前期组织策划过程,全院14个护理单元积极响应提交了护理质量改善项目14个。本次汇报正是对各护理单元,在临床护理质量改善实践中所交答卷的一次全面验收,希望大家珍惜此次难得的机会,互学互鉴。 接下来14个护理质量改善项目纷纷亮相。 内一病区聚焦降低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的问题,通过规划个体化胰岛素注射时间、规范患者饮食以及应用Teach-Back宣教模式强化患者健康知识等措施,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 皮肤肾内病区通过加强理论培训及模型、实操训练,提升了年青护士的穿刺技能,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升了护理效率,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 内三病区聚焦临床问题,针对留置尿管期间患者各种不适感,查找真因,通过置管时局麻药品的使用、改变气囊的注水方法、科学拔管等有效措施进行科学改进,提高了留置尿患者管舒适度,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感。 老年病区通过创新应用病房管理用具,优化班次流程和清单式管理等方法,提升病房管理质量,为患者创造安全、舒适、高效的就医环境。 内二病区通过指南的正确引导,规范护士血压测量操作步骤,强化静息准备、体位标准、设备选择及家庭血压监测指导,通过培训、演练提高了血压规范测量执行率。 手术室通过优化术前评估、规范保温措施、强化团队培训,加强人文关怀,制作标准化作业书,构建多环节防控体系,有效降低了术中低体温发生率。 普外/骨外病区:针对患者踝泵运动执行率低的问题,通过分析根因,组织培训,破解踝泵运动痛点,制定标准化流程,创新宣教模式,使执行率由14.3%提升至81.6%。 急诊病区:针对新建病区住院患者退药率高的问题,通过加强医护沟通,建立医护联合审核机制,并借助信息化实时提醒,实现退药率下降,保证了用药安全。 中医—康复医学科病区:聚焦提升跌倒高风险患者措施落实率,创新宣教模式、优化信息化提醒系统、实现动态监测与闭环管理,降低了跌倒发生率。 推拿科病区:针对文书书写中存在的问题,遵循检查一改进一确认一检查,不断循环,提升了文书书写合格率。 妇儿病区:聚焦护士日常工作中扫码执行率低的问题,制定了PDA标准化管理规范,进一步落实护理核心制度,保障了患者安全。 透析室聚焦专科指标,规范使用患者血管通路,降低患者内瘘穿刺损伤/血肿发生率,实现从“被动处理并发症”到“主动预防风险”的转变。 烧伤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病区聚焦鼻腔冲洗不规范问题,依据最新版团标,制作了标准操作流程,提高了患者鼻腔冲洗的规范率。 汇报结束后,业务院长谢永和对本次大赛进行了点评,对护理团队用心总结、积极求索的态度表示肯定,同时希望好的措施能落地,并在全院临床科室推广,让更多的病人受益。 在汇报会的尾声,护理部主任杜长清进行了总结,指出今年的护理质量改善的一大亮点就是增加了医护合作的项目。希望各科室能够再接再厉,将已有的护理质量改善成果落实到日常护理工作中,持续深化与巩固。同时,鼓励大家在寻找差距、紧抓短板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入挖掘临床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问题,并通过科学方法和质量管理工具来解决,切实提升护理管理成效,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水平,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此内容整理自“济南市章丘区第二人民医院”。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