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就要到了。每年这个时候,大家都会谈论起“殡葬”这个老大难民生问题。墓地难买、墓地价高等问题,一直是许多居民关注的一个热点。
一年来,章丘投资规划建设了一处国家3A级新殡仪中心——五鼎山殡仪中心和一处区级大型公益性公墓——玉安园公墓。另外,全区还累计建设了100余处镇村级公益性公墓,包括58处树葬纪念林。
玉安园公墓可容纳17000多逝者安葬 玉安园公墓位于山东财经大学章丘圣井校区东南的曹范街道办事处马庄村西侧,是一座基本建成的区级大型公益性公墓。该公墓主要是为了区属重点项目占地范围迁坟而兴建的。整个公墓距离黄旗山一号公路不远处,大约有8600多个墓穴,可容纳17000多逝者安葬于此。 玉安园公益性公墓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处墓地以一座圆形土丘依山就势而建,新植了一些柏树、松树等绿化苗木。只见墓地中墓穴的设计条理分明,错落有致,墓穴排列规整有序,主要设计的为双人穴,面积约1平方米,也有为个别再婚家庭设计提供的三人穴,大约有一二百个。可能距离清明节还有几天,再加上离村子较远,在墓地并没有遇到祭扫的村民。 据章丘区民政局副局长王正刚介绍,该墓区占地面积46亩,除了满足区属重点项目占地范围内居民迁坟使用外,目前还余一千多个墓穴,给曹范街道重点项目落地占地范围内迁坟预留了800个。这样,最后剩余的墓穴大约还有700到800个。这七八百个墓穴将按照公益性公墓的属性,核算成本,确定出售价格,经物价部门核准后,面向章丘户籍的人口出售,也就是说必须是章丘户籍的居民去世后才可以安葬于此。以解决市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殡葬需求。
58处树葬纪念林像花园一样整洁幽静 除了这一处区级公益性公墓,章丘全区还累计建设了100余处镇村级公益性公墓,其中包括新建成的58处树葬纪念林,目前已经具备免费或以成本价向所在区域居民提供殡葬服务的条件,解决了困扰群众的民生“难题”。 在绣惠街道南河村,有一处基本建成的树葬纪念林。这处纪念林位于村子的东侧,地势比南侧地面要高出几米,有石板台阶。上面的林地入口竖立着“南河村生态葬林园”的指示牌,旁边还有一座焚烧坊,是为村民祭扫专设的烧纸场所。 南河村生态葬纪念林园 南河村生态葬纪念林环境很好
南河村生态葬林纪念园 整个林地已经很有条理地植满了柏树,林地中间的南北甬道已经铺设好了地板砖,两侧树林排练整齐,每两棵树之间留有安葬骨灰盒的空间。虽然已经部分启用,已经有逝者安葬,如果不知道情况的,会以为这里是一处绿化幽静的花园。“这样的规划很好,墓地离家近,祭扫方便。再说大家都是统一的墓穴面积,谁也不攀比谁,很节俭!”在村口打扫卫生的一位村民说。 龙山街道田家村的纪念林以前是历史形成的墓葬群,乱埋乱葬清理整治工作之前,该墓区环境脏乱差。经过清理整治及园林化树葬改造,现在共栽种柏树300余株,铺设了8条青砖小道,墓区得到很好的规范提升。相公庄街道桑园村的纪念林是在现有林地中规划建设而成,占地8亩,建有400余座墓穴,有效满足了因修路占地迁坟的墓葬需求。 “南河等村的生态葬纪念林建设得很不错。其实,章丘的树葬纪念林,大部分分布在中部丘陵和南部山区,大都是在原来集中乱埋的墓地改造提升而成的。”章丘区民政局副局长王正刚介绍说,树葬纪念林里面都铺设了步道。每两棵树之间,可以埋葬两个骨灰盒,并且允许居民设立不大于30X40厘米的小型卧碑,以便于居民祭扫先人。 文祖街道因地制宜,采取多村联建的方式,文祖东村、南村、北村三村共同投资500万元,联合建设一处占地100余亩的镇街级公益性公墓,目前已经进入施工前期准备阶段。三德范四村联合投资400万元,利用山区丘陵,建设了30亩的绿色生态、不占耕地的三德范树葬纪念林,已经投入使用。 章丘农村群众办理丧事基本不用花钱 章丘北部平原地带,一方面推行绿色殡葬,建设骨灰堂,一方面照顾到居民的传统殡葬习俗,实行就地深埋,不留坟头,不立墓碑的殡葬方式。凡是按照民政部门统一要求,使用可将降解骨灰盒和骨灰坛的逝者家属,每位逝者的家属可以获得政府3000元的奖励。 章丘区民政局党委书记张庆峰介绍说,在基本殡葬设施建设取得成效的同时,章丘的部分镇街还实行了丧事办理补贴制度。比如黄河镇,在全区率先完成乱埋乱葬治理工作,并制定了《关于对丧事简办户给予补助的暂行办法》,对镇域内按规定推行丧事简办的群众给予可降解骨灰瓶、白花、孝牌等物品补助。现在,章丘的农村群众在享受各项补助后,办理丧事基本不花钱,大大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井郭家村
他说,到2019年底,章丘至少还要建成1处城市公益性公墓,2020年底公益性公墓基本满足辖区居民的安葬需求,2022年底前,章丘生态葬比例要达到70%以上,全面解决群众殡葬服务“出口”问题。 济南市将规划建设一座市级城区公益性公墓 “章丘的殡葬改革工作可以说走在了全市的前列!”济南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有关负责人说,济南市近几年在推行移风易俗和绿色殡葬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先后推出树葬、海葬、鲜花葬、骨灰堂等节地生态葬。并且鼓励各县区建设农村公益性公墓和树葬纪念林等设施,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农村群众的殡葬需求,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目前,城区居民的殡葬需求主要由殡仪馆和经营性公墓承担。为满足城区居民的多样化殡葬需求,济南市正在规划建设一座市级城区公益性公墓,现在处于征求各方意见的时期,一旦确定下来方案将会尽快实施。 来源:生活日报 |